大学生求职被骗身亡——如何规避求职风险

作者:魏永鑫
法宝引证码】 CLI.A.224066
【合作机构】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
【主题分类】 180004
【发布时间】 2017.08.11
【全文】

 
  斯人已逝,我们期盼的,不仅是抓获凶手,告慰死者在天之灵。我们更期盼,李某某之死,能够唤起政府和社会对传销危害的重视,加大对传销行为的打击力度,让中国不再有传销的存在!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想法,读书好自然就能找个好工作。所以,李某某努力寻找工作机会,于2017年5月在“某直聘”平台上找到一份工作,公司名为“科蓝公司”,李某某很快到天津入职。5月20日,李某某踏上了前往天津的旅途,随身带着的,正是那份让他致命的“死亡聘请书”。

  当时的李某某不会知道,这一切都是传销团伙的骗局。他所去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科蓝公司,而是传销团伙。他被传销分子控制起来,手机被没收。

  2017年7月14日,在天津静海区G104国道旁的一个水池中,有人发现了一具男尸。经过警方确认,死者就是两个月前来天津应聘的求职少年李某某。

  故事进行到这里,看起来一切正常。这几天,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某某求职疑陷传销组织蹊跷死亡的事件让社会震惊。有人说,是“某直聘”这个平台有责任,因为它没有审查机制,导致传销分子利用招聘的名头欺骗大学生;有人说,亲朋好友的期望给了李某某太大压力,导致他急于求成丧失了辨别能力。是的,“某直聘”这个招聘平台存在问题。但是,杀人的永远不是那把刀,而是握刀的人。“985名校”、“找工作”、“传销”这几个关键词无疑是焦点。

  传销对一个人的戕害是全方位的,消耗的不仅是金钱、青春,更是亲情、信任和良知。传销组织对一个人价值观的扭曲相当可怕,在那样的话语体系中,一个人会把说谎当成习惯,把骗人的本事当成值得炫耀的能力,即使将来传销组织解散了,也很难适应正常的生活。针对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的特点,相关的反传销和法治教育也亟待跟上。

  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

  目前出现新型传销,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手机,不集体上大课,而是以资本运作为旗号拉人骗钱。利用开豪车、穿金戴银等金钱吸引的方式,让受骗者的亲朋好友加入,最后使其达到血本无归的地步,这就是一种新型骗局。

  大学生误入传销被骗如何自保?

  一、在找工作时擦亮双眼,面对要求低而工资极高的招聘一定要警惕,尤其是那些不要求学历技能,只要求“对工作怀有极大的热情”的工作,十有八九都是传销团伙的骗局。

  二、面试之前,用“全国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或“天眼查”查询自己应聘那家企业的信息,如果查询不到相关信息,则果断放弃面试。

  三、一些传销团伙会套用正规公司的名字,比如这次李某某遇到的传销分子就是顶着“北京科蓝公司”的名头。
所以,应该在面试之前打公司官网上的电话问清楚是否有这项招聘计划,以防被“李鬼”公司欺骗。

  四、如果面试地点在居民区内或者荒凉地带,一定要谨慎行事。最好不要独自前往,应让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在外等待,一旦过了约定时间还不出来就果断报警。

  五、去外地面试,如果对方不说明面试的具体地点,而是主动要求来车站接人的,则很有可能是遇到了传销组织,应当放弃面试。

  最后,像大学生或准大学生这样的群体,刚刚踏入社会,安全防范意识非常弱。笔者温馨提示:“大学校方应该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组织防传销进校园活动,向全国大学生宣传有关传销的一些案例,增强大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希望李某某的死能让更多的大学生远离“招聘骗局”,不要让悲剧重演。

(本文转自北大法宝,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运营单位:北大法宝学堂 客服电话:010-82668266-808 客服手机:15801349397(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课程中老师的观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